“茶文化节给信阳带来了什么”特稿之三:茶乡之变
“茶文化节给信阳带来了什么”特稿之三:茶乡之变
发布时间:2018-11-08 08:14 来源:豫都网 我要投稿
[摘要]“茶王之乡”浉河区浉河港镇新农村建设一角。茶文茶乡 任何事情都是化节相对的。 信阳是信稿“中国毛尖之都”,但就世界而言,阳带只是什特一个茶乡;信阳毛尖是生长在北纬30度以上唯一的全国“十大名茶”,但就中国而言,茶文茶乡仍然是化节一个茶乡;就信阳而言,全市八县两区现有产茶的信稿110个乡镇...
“茶王之乡”浉河区浉河港镇新农村建设一角。
任何事情都是阳带相对的。
信阳是什特“中国毛尖之都”,但就世界而言,茶文茶乡只是化节一个茶乡;信阳毛尖是生长在北纬30度以上唯一的全国“十大名茶”,但就中国而言,信稿仍然是阳带一个茶乡;就信阳而言,全市八县两区现有产茶的什特110个乡镇,个个乡镇都当之无愧为茶乡。
由此可见,茶乡有大亦有小;小茶乡是遍布大茶乡之散,大茶乡是来自小茶乡之聚。散,是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;聚,是“青山绿水好风光”。
正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市委书记乔新江在今年茶文化节动员会上指出:“信阳茶文化节已成为信阳对外开放、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,在扩大信阳影响、提升城市形象、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
那么,这种“不可替代”的作用,从1992年举办首届信阳茶叶节以来,究竟给信阳带来了哪些变化?
茶乡之貌:从生态到宜居
信阳是一座生态之城,山水之美世人皆知。这里南依大别山,西临桐柏山,境内水系交错,阡陌相连,气候温和,是自然地理上的南北过渡带,素有江南北国、北国江南的美誉。
绿水青山虽好,却苦于藏于深山人不知。交通不便,信息流通不畅,山里人出不去,外面人进不来,只能说是叫好不叫座。山村里种茶叶,丰收了卖给谁?
位于浉河区大庙畈的土门村是一个山里茶村。村子依山傍水,还有漂亮宽阔的沙滩。但是,在当地村民眼里,风景再好,到了孩子结婚时,还是要在乡里城里重新买房子。不是房子不够阔气,而是交通不便。尤其是对一些年轻人来说,茶乡再美,还是不如住城市。
如今,情况变了。作为优质信阳毛尖产区,土门村传统炒茶技术和茶叶品质在历届茶叶节上扬名,给村子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关注。土门村有了新修的水泥路,茶叶市场搬到了家门口。村里的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,不仅有了别墅样式,功能跟城市的一样齐全,住着更舒服,甚至会让路过的城里人羡慕。
类似土门村一样发生巨变的平桥区郝堂、商城县里罗城、光山县方洼、新县西河等一大批美丽乡村,在信阳不胜枚举。
对于生活在信阳这个大茶乡的人来说,如今的信阳已经堪称宜居之城。信阳的山水,已经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看得见、享受得到。无论是新城区还是老城区,城市规划日渐完善,主题公园、公共图书馆、会展中心、体育馆、森林公园等设施融入市民日常生活。在高楼耸立的社区里,树木花草葱茏葳蕤;在人流涌动的街区上,车水马龙,秩序井然。茶文化节举办地点的变迁反映着城市的变化,从最初露天的广场逐渐转到现代化的会展中心。
在对外出行上,京港澳、沪陕等高速公路,G107、G106、G312等国道在境内形成多重十字交叉,信阳明港机场今年即将通航,信阳至武汉、郑州、合肥等省会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。越来越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,让茶乡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
茶乡之业:从茶叶到茶业
茶,已融入信阳人的血脉;茶,已成为信阳人的骄傲;茶,让信阳人富了起来。
茗香千百年,产业大发展。据统计,信阳现有茶园面积210.8万亩,年茶叶总产量超6万吨,年总产值达105亿元;茶农超过100万人,涉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,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达5500元。信阳现有茶企1000多家,其中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,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;茶叶现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。茶产业已成为信阳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和绿色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。
近年来,信阳在产业结构上也有了突破。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,拉长产业链条,研发生产出了“信阳红”红茶,形成了红绿争艳、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;加快生产黑茶、白茶、花茶和出口精制茶,开发茶食品、茶饮料、茶保健品和茶机械、茶器具等,呈现出产业集聚、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,茶经济不断壮大。
小茶叶大旅游。茶产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。今年茶文化节期间,我市从4月20日至5月1日陆续组织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大赛、浉河区环南湾湖特色茶旅体验活动、第九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、第十届全国自行车公开赛……
置身于信阳,漫山遍野都是一垄垄的茶树,大街小巷布满了茶行、茶店、茶馆、茶楼和茶市,为打造“中国最美茶乡”,绵延百公里的环南湾湖“中国茶文化生态公园”,新建了旅游观光、体验、品茗的茶坊和赏茶步道。
茶业的影响远远不止如此。从一“叶”到一“业”,以茶产业构建茶生产、茶食品、茶文化、茶旅游等一系列产业链,实现了茶产业上下游链条的不断完善提升。
茶乡之兴:从传统到创新
传统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概念,一面是工艺、文化的传承,另一面则是推陈出新。让历史悠久的茶乡与时俱进,信阳人正在续写新篇。
当信阳人从传统的春日庙会中挖掘出组织举办物资交流会的灵感后,茶乡的兴盛由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从1992年首届信阳茶叶节到后来的国际茶文化节,从茶叶交易到举行经贸洽谈、文化娱乐、体育比赛、生态旅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,茶乡儿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,追求着更加明亮的未来。
如今,网络电商交易已经遍布茶乡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,网上茶叶店已成创新渠道,阿里、天猫、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都设立了茶城空间,文新、蓝天、佛灵等龙头企业在稳定传统销售市场的同时,积极开拓电商渠道,目前信阳毛尖在各种电商平台共设销售网点近4000家。借助网络技术,运用“互联网+”模式,茶乡信阳将打造中国中部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中心。茶叶交易的兴盛,带动信阳其他土特产品的畅销,糍粑、粉条等“光山十宝”,商城板鸭、潢川挂面等,也给茶乡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。
“一湖碧水、十美乡村、百里茶廊、千峰竞秀、万顷林海”,这是为繁荣茶文化,发展茶旅游,在浉河区主要茶产区提出的茶旅游规划。通过挖掘和整理民间茶歌舞、茶史茶艺,建设茶坊、茶文化一条街、茶文化广场等设施,开发茶乡风情、生态观光和茶体验游等茶文化旅游线路,把茶乡信阳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城市。
从封闭到开放,从乡村到城市,在茶乡大地上涌动着一股“因茶而兴、以茶扬名”的不竭动力。因为有茶,信阳山水格外清新与亮丽;因为有茶,信阳人民充满智慧与力量,推动着乡村振兴、城市提质。
正如市长尚朝阳在第26届茶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所言,真诚邀请海内外宾朋来信阳“看红看绿看蓝天,品山品水品毛尖”,到时真会让人“久久不见久久见,久久见过还想见”。
走茶乡看振兴。如今行走在秀美的信阳大地上,视野所及,山峦叠翠,茶园依旧葱茏。站在乡村振兴的全新起点,从一片叶子的产业振兴起步,正以温润的茶韵茶情充实茶乡信阳的乡风民俗内涵。
今日社评
强基础 利长远
从发展来看,长远取决于基础,基础决定着长远,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变规律。
就信阳而言,建设生态信阳是打造全国“生态经济先行区”重要基础,其中最具信阳特色的茶产业,又是生态信阳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。换言之,茶产业强,则生态信阳强。只有把基础筑牢,才能为长远利好。
好的基础有先天的禀赋,更需要后天的努力,二者缺一不可。
信阳茶乡的变化令人欣喜:2006年以来,全市茶园面积从65万亩发展到210.8万亩,茶叶品种不断增多,茶业链不断拉长,尤其是茶产业围绕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环节兴起了茶企、茶叶合作社、茶业经纪人、茶叶市场、网络营销、茶旅游、茶文化节等。由此可见,面积和品种的牢固基础,利好茶业链和茶产业的长远发展。同时,这种长远发展又促进我们不断打牢基础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所以,利长远必先强基础,强基础定能利长远。这不仅要有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,更要有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。(记者 王博 高晶晶)
相关报道:
“茶文化节给信阳带来了什么”特稿之一:观念之变
“茶文化节给信阳带来了什么”特稿之二:城市之变
“茶文化节给信阳带来了什么”特稿之四:发展之变
(责任编辑:探索)
-
宗馥莉与宗庆后。视觉中国/图一场价值21亿美元的遗产诉讼,令娃哈哈再度陷入风暴中心。此前,香港高等法院对一起财产纠纷案进行了内庭聆讯,被告为娃哈哈现任董事长宗馥莉及一家英属维京群岛公司Jian Hao ...[详细]
-
解讀ASIC狂潮|世芯、神盾、聯發科搶單,誰是大贏家?能防堵輝達壟斷AI?|天下雜誌
AI算力需求暴增,從Google、亞馬遜、微軟、Meta,爭先恐後自己開發ASIC客製化晶片,從依賴輝達的客戶轉變為挑戰者聯盟。這波ASIC熱潮,台廠如何大舉搶進?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 ...[详细]
-
泌阳一贫困村人咋恁高兴,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发布时间:2018-03-30 14:48 来源:豫都网 我要投稿[摘要]那些年,曾几时,这里路难行;而如今,岁末到,宽阔大路贯村中。村民出行方便了,把笑容写 ...[详细]
-
今年河南确定1090个重点建设项目 聚焦六大领域发布时间:2018-04-02 15:41 来源:豫都网 我要投稿[摘要]本报讯记者宋敏)1月18日,记者从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,我省 ...[详细]
-
四季健康饮品担当!格蕾美绿豆沙&红豆沙,刻在DNA里的味道!
发布者:娜娜 浏览量:69发布时间:2025/7/19 8:58:14 “健康”,不再是口号,而是真金白银的市场!谷物饮品与植物基饮料正以雷霆之势,从边缘配角跃升为市场主角! ...[详细]
-
发布者:冬冬 浏览量:3536发布时间:2023/12/4 15:24:27 瞬息万变的饮品市场,挡不住的就是产品的更迭!饮品市场需要更强劲,也更贴合消费意愿的产品出现!本着 ...[详细]
-
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刘琼艳)近日,位于周矶管理区红旗社区的生姜种苗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,这标志着我市首个生姜种苗种植基地试验成功。走进该基地,田边一堆堆刚挖出来的生姜好似金色的小山 ...[详细]
-
摘要: 在水资源紧缺的当下,不少葡萄种植者将目光转向了旱作农业。那么,旱作农业是什么?又对葡萄酒产生怎样的影响?今天,就一起来聊聊其中的奥秘。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)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,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、不实承诺、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,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。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,消 ...[详细]
-
解讀ASIC狂潮|世芯、神盾、聯發科搶單,誰是大贏家?能防堵輝達壟斷AI?|天下雜誌
AI算力需求暴增,從Google、亞馬遜、微軟、Meta,爭先恐後自己開發ASIC客製化晶片,從依賴輝達的客戶轉變為挑戰者聯盟。這波ASIC熱潮,台廠如何大舉搶進?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 ...[详细]